close

很久很久沒有寫文章了

這次想記錄的是很火紅的電影《丹麥女孩》

故事是該編自格蕾塔·魏格納(艾莉西亞·維肯特飾)和她的丈夫埃納爾·魏格納(艾迪·瑞德曼飾)之間的感人故事

這部電影在上映前就在網路上看到很多廣告了

看完到現在也過了一段時間才來整理心中的想法

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請多指教yeah

 

相對於最近在網路上常看到的相關文章與心得文

著重於演員表現和電影與史實的差異

還有蠻多人好像不是很喜歡電影著重太多或是美化太多愛情的部分

這邊我沒有想要多講什麼

我本身是蠻喜歡電影這樣的安排

畢竟這樣的故事本來就有點痛了

再加上更多現實層面我可能會受不了QAQ

所以相對於《雙面勞倫斯》我還比較喜歡《丹麥女孩》

(當然也不可以完全比較這兩部作品啦)

 

這次想要打下來的主要是我很喜歡的畫面部分

不覺得這部作品的畫面都超美的嗎啊啊啊啊啊啊2f1d779adb060a19d437a0167a8ba02a_w20_h20

還有衣服也是

格蕾塔Gerda這件外套我超想要的啦~

 

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

導演在畫面處理上給太多線索了

例如摸衣服等等

或是因為看了預告片大家都很清楚知道劇情大概會怎麼發展了

 

總之有許多鏡子的畫面

從電影中觀眾可發現埃納爾一直不斷的透過照鏡子來確認 自己到底是誰

我是埃納爾嗎?
我是莉莉嗎?

鏡子本身在許多電影/文學中 象徵著尋找以及認識自我
例如迪士尼動畫《花木蘭》中的Reflection一曲中 
(中文翻譯為 真情自我 我覺得蠻不錯的)
她面對自己的倒影,以及擦去臉上妝容的那一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
就是一個人對自身存在的體驗。
它包括一個人通過經驗、反省和他人的反饋,逐步加深對自身的瞭解。

鏡中自我 (looking-glass self) 是由顧里(Charles H. Cooley, 1864-1929)所提出。
他認為,人的自我意識是在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中通過想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而獲得的。
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人們首先想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如何,其次想像他人對自己的形象如何評價,最後根據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形成自我感。
猶如人們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人們從他人對自己的判斷和評價這面「鏡子」中發展出自我意識。
因此,人的性格不是遺傳而來的本能,而是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逐步習得、形成的社會性產物。

「鏡中自我」的概念意包含以下三點:

1、目的:主要是在解釋個體如何從一個生物個體,轉便成為一個社會人。

2、強調「社會鏡子」,即個人想像別人對他是如何觀察並加以判斷的一種想像。

3、理論內涵:從別人對我們的態度與行為及想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來獲得自我的概念。

此理論分為三個部分:

1、呈現(presentation) : 對別人眼裡自我形象的想像

2、想像的判斷(identification): 想像與判斷呈現出來的結果

3、主觀的解釋(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依自我的認知,來回應判斷出的結果

在電影裡
我們可以看到埃納爾/莉莉 不斷在透過與他人互動中(也就是鏡子)
探索自己可以成為莉莉的可能性

另外還有透過擺弄女性的姿勢來反應別人對自己,以及自己對自己的看法

整部電影裡面我最喜歡的畫面其是是
埃納爾跑去色情場所窺探女優的那段

整個運鏡和鏡像的比對非常漂亮
也能夠感受到埃納爾的傷心
可惜沒有這道這一段的劇照><

在這一段我想到了以前在後現代都市電影課中所學到的 「男性凝視」概念

所謂的「凝視」(gaze)是有力量的,
並非普通的觀看(look)或看見(see),
而且也是一種積極的監視(surveillance),監視乃是權力運作的基本方式。
「男性凝視」(male gaze)則是一種性別化的觀看權力,也是一種運用權力控制(女人)的方式。
(男性凝視在許多電影中有出現
例如蔡明亮的《愛情萬歲》)

「男性凝視」的基本論調是:男人觀看,而女人就是被觀看被控制的對象,而男人從觀看中得到快感。這一種的觀看形式,就是一種權力的展現。

穆爾維(Laura Mulvey)在1975年所出刊的〈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一文,
借助佛洛依德 (Freud)和拉康(Lacan)的心理分析理論來審視典型的荷里活電影,
在電影情境裡,產生快感的觀看結構包含了兩個相互纏擾和自相矛盾的層面:
「窺淫」(觀看癖)(scopophilia)「自戀認同」(narcissistic identification)
「窺淫」指的是出自觀看的性愉悅。個體具有一種想要觀看他人的性慾本能,而這種意識集中的觀看可以引起特殊的慾望和滿足,但並不是以生殖器官進行性交的直接滿足。
「認同」則像拉康所提出的兒童「鏡像階段」(mirror phase)所發展出來的對於鏡中影像的認同與模仿,對於電影中完美、全能的影像,觀看者可以延伸自我的想像認同。

我想講的窺探,男性凝視
並非男性視角
而是跟慾望,跟偷偷摸摸有關

人們常借由窺視來滿足自己的慾望

而在《丹麥女孩》中埃納爾跑去色情場所窺探女優的那段
我們看見了男人 躲 在不同小窗後 圍繞著觀看搔首弄姿的女優
然後在窗後自慰滿足自己的慾望

而埃納爾反用了這種男性凝視
他想要成為女性
於是模仿男性的慾望載體

有趣的是
女優住意到了他/她

兩人互相比對姿勢,擺弄
成了另一個鏡像對比的場景

這段我真的覺得拍得超美的~

 

不論與史實有多少差異
我還是很喜歡此片的設計
有很多很美的畫面
 

或許現實沒有這麼美好
但電影中的確讓我們感受到了莉莉的痛和格蕾塔的痛

如果覺得莉莉很自私的人可以看看《雙面勞倫斯》
我覺得勞倫斯更是自私XD

格蕾塔也有許多可以討論的地方:)
我覺得她超美的2f1d779adb060a19d437a0167a8ba02a_w20_h20

 

先紀錄到這囉713ad26ad91c58b1fc567c20141a1695_w42_h20

 

資料參考

1. http://wiki.mbalib.com/zh-tw/%E8%87%AA%E6%88%91%E6%A6%82%E5%BF%B5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F%A1%E4%B8%AD%E8%87%AA%E6%88%91

3. http://www.ln.edu.hk/mcsln/key_concept_04.html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le_gaze

5. http://igtplus.mhsh.ptc.edu.tw/assets/documents/1101/original/d41d8cd98f00b204e9800998ecf8427e.pdf

延伸閱讀

《花木蘭》Reflec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_BtlAw4trg

0309 新增延伸閱讀

1. <舞棍俱樂部>中的慾女拜物學 http://a09201988.pixnet.net/blog/post/31677017

2. <黑天鵝>中的女性情慾鏡像學 http://a09201988.pixnet.net/blog/post/29386571

3.  論網路傳播中的女性表達 http://ccs.nccu.edu.tw/word/HISTORY_PAPER_FILES/699_1.pdf

arrow
arrow

    ❤Lazy L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